春節前許多民眾都會進行年末除舊佈新大掃除,但有些危險物品可能危及清潔人員的安全,屏東縣環保局提醒,針對高壓容器、廢乾電池、行動電源等,應「完、包、警、收」正確回收4步驟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憾事。
民眾回收高壓容器時,應牢記「完、包、警、收」4字口訣。翻攝屏東縣政府
屏東縣環保局指出,有鑑112年新北市及嘉義市有垃圾車作業過程中,發生車斗冒煙失火甚至爆炸等意外事件,事後研判皆與民眾丟棄垃圾中含高壓容器等危險物品有關。而111年曾中秋節期間檢查民眾垃圾袋,發現其中有2%比例混入高壓容器,因此環保局乃攜手各鄉鎮市清潔隊,採取多路線密集「破袋檢查」,112年中秋及國慶連假期間民眾丟出垃圾中,夾帶高壓容器比例已降至0.8%,但只要垃圾裡面還有高壓容器,即使比例再低,仍舊無法完全排除意外發生風險。
高壓容器未依規定回收,可能危及清潔人員的安全。翻攝屏東縣政府
你會想看新聞 》》》》
其實避免意外的發生是有訣竅,民眾回收高壓容器時,應牢記「完、包、警、收」4字口訣,就是高壓容器回收前應「確認用完」,若瓶罐內有殘留少許易燃氣體或有機溶劑,應找空曠處將內容物排空,切勿自行戳洞以免發生危險;回收時應「獨立打包」並在袋子上「加註警語」提醒袋子內回收物品為高壓瓶罐,再「交給資收」。另營業店家如有大量未售罄或過期高壓瓶,可通知販售廠商逆向回收,交付製造廠商進行妥適處理。
屏東清潔人員將不定期進行破袋檢查。翻攝屏東縣政府
↓↓↓《廣告》請繼續往下閱讀 ↓↓↓
切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卡式瓦斯爐瓦斯罐、定型液、防曬噴霧、髮膠噴霧、殺蟲劑、噴漆等均為高壓瓶罐,且屬於環境部公告之資源回收容器類,此類瓶罐回收時若瓶內殘留易燃氣體、液態燃料或有機溶劑,容易因機器擠壓、摩擦產生火花造成燃燒、爆炸之意外。(記者陳品綸/屏東報導)
高壓容器須依規定分類回收。翻攝屏東縣政府